PDF  下一版»本期共4版(1-2-3-4)
抓铁有印 踏石留痕
办好百姓期待的学校
——绛县第二中学校办学纪实

和谐奋进的校委班子

2005年8月15日,绛县第二中学建校招生,一颗教育新星在河东大地上冉冉升起。

十四年风雨兼程,绛县二中由建校初始的6个班240名学生,发展到现如今33个班,1500余名在校学生,办学规模增加了6倍,高考质量连年攀升,跃居运城市先进校行列。

十四年筚路蓝缕,绛县二中一步一个台阶,振兴了绛县教育,解决了学生择校难百姓教育投资高的问题,为绛县教育走出低谷做出了贡献。

集民资之力 辟新型教育蹊径

新世纪前后,绛县高中教育在全市一直处于落后状态,时人评价运城各县市教育质量,戏称“绛县、垣曲、夏县”为“患难三兄弟”。因为高中教育质量的落后,绛县籍学生外出择校现象特别严重。有人粗略统计,仅择校生费用一项,百姓每年的支出达上千万元,教育成了百姓的心头之痛。2000年后,受益于小浪底工程资金支持和教育英才的引领,垣曲县高中教育异军突起,短短几年时间,走出全市倒三行列。绛县高中教育怎么办,用什么办法才能演绎兄弟县市的传奇?

当时的县委县政府、县教育局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,从百姓的福祉出发,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,将眼光投向了民营资本,希望民营企业能请缨上马勇挑大任。

在县委县政府的感召下,绛县飞龙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会民与时俱进,毅然站了出来,勇敢的揽下了这件“瓷器活”。他说“投资教育不为名不为利,为的是回报县委、县政府多年来对企业的关怀和支持”“过去我上学少,现在必须让孩子们好上学,多上学,上好学”,这是我们首届董事会的初衷,也给绛县百姓孩子增添了一份期待。壮汉出口决策即定,绛县二中董事会由此组成,绛县第二中学也由此诞生。

2005年2月,绛县第二中学破土动工。当年8月,教学主楼和第一栋公寓楼竣工剪彩。不到180天,占地80亩,投资1680万元的绛县第二中学初见规模。其建设速度之快,规模之大,质量之高,堪称一流,创造了绛县教育建设史的奇迹。

2006年,学校公寓2号、3号楼建成竣工,至此,学生住宿容纳量达到1600余人。

2008年,综合性食堂落成,建筑面积4千平方米,可容纳1600学生同时就餐,是当时运城市在建的占地面积最大的学生餐厅。

2014年底,陈振江接任学校董事长,学校进入现代化更新扩建时期。2014年,投资300万元的绛县第一座现代化塑胶操场建成;2015年,投资240万元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建成,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园,连高校的大学生都羡叹“我们的大学都没有WiFi全覆盖”。

社会性的民间教育投资,谈不上经济回报,也没有过多考虑经济回报。新任董事长陈振江坦言“办百姓放心的学校是我们的初衷,把1500名学生培养成才是我们最大的红利”。

以时光为轴追溯历史,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悟责任与担当,坚守执着与跋涉,憧憬光荣与梦想,从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迎接未来。

铸师德师魂 构筑兴教之基

十四年披荆斩棘,十四年风雨兼程。建校之初,本着“让学生安心,让家长放心,让政府省心”的办学思路,在县委、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绛县二中一步一个脚印,由办学初的6个班240名学生,到如今三个年级33个班1500余名学生,成为绛县高中教育的中坚力量。

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。在二中的发展过程中,曾有过一场争夺师资的保卫战。2000年前后,由于各地民营学校高薪聘教待遇的吸引,导致我县高中教师外流严重。如河津某地,仅一个学校就挖走了我县10余名优秀教师,引起了我县高中教育队伍严重的心理波动。面对这种情况,绛县二中知难而上尽最大努力挽回流失人才,我们先后颠临汾,跑运城,进太原,召回绛县籍师资人才21人,为绛县教育佑护了一批宝贵的财富,为绛县二中注入了蓬勃生机。

绛县籍的教师缘何流失?用什么样的办法能把他们召回?针对具体情况,学校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老师的回归不是物质刺激,二中并没有给他们丰厚的待遇,能给他们的仅仅是绛县政府的诚挚感召、绛县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,希望他们“造福一方桑梓,培育家乡人才”。

教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,可以淡泊名利,但一定要有从教的价值体现,一定要有桃李芬芳的成就感。回归本土的老师这样说“最怕有人问,你培养了多少优秀学子?惭愧啊,从教多年,鲜有学生能在手中考取大学,教来教去,尽是挫败感;外出,不仅仅为钱,更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回来这几年,二中让我们感悟到了自身的自信和尊严”,这话应该是大多数外流老师的心声。

高师名教的回流,搭建了二中教师队伍的骨架,发达的肌肉还需学校自己营养更生。目前二中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招聘的优秀大学生。每一位进校的教师都必须通过“三关”——面试、考试、试讲。入聘后,实行“青年导师制”,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进行“一对一”的帮扶带教工作;同时,新教师要做好“下水题”(和学生同台考试)。学期内每次大型考试,一些考场的后排会有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,他们和学生一样,做完的试题上交、评阅、存档。这个考试成绩将作为教师工作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。

“名师、骨干、青年才俊”组成了科学高端的育人团队,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5人,中级教师38人,其中省级骨干教师3人,市级骨干教师22人,县级荣誉获得者56人。省级名教秦伟老师,独创“课堂15分钟法则”享誉全县;市级模范桑丽丽老师被评为“最美老师”在校内被尊称“大姐大”;副校长赵国平的心理讲座励志演讲绘声绘色声情并茂,被学生称为“心灵舵手”;青年教师史金凤、崔少霞、乔红业等在问卷评议中同时获得“亦师亦友亦严母”的赞誉。二中青年教师视野开阔教学风格张扬,深得学子们推崇爱戴,教学满意度接近100%。

“不养闲人,不养懒人,不养没本事的人”,二中每位教师都是学校的顶梁柱,他们建构了二中特有的教学特色——“苦、严、和、实”。“苦严”是精神层面的写照,“和实”是琐细工作的升华。教务主任吕挚,兼重点班的班主任,既要实施繁杂的教务工作,还代正常工作量的课;教研主任张永俊,兼重点班班主任,同时代高三三个班的数学课,除了教研业务工作之外,仅三个班的课每天在讲台上的时间就高达8个课时;女教师史金凤、侯艳如因怕误学生的课和家人商量,特意将婚期延迟至假期;数学老师毛立山,因为怕误学生的课,将驾照的考期一推再推,用他的话说是“驾驶这群学生比学会驾车更紧迫”。

值得说明的是,教师的爱岗敬业不是严苛制度催生的;相反,二中的教师管理颇为人性化,宽松的管理与教师的自律构成了和谐的氛围。秦承栋校长认为“数字化管理、精细化管理都不如人性化管理,尊重教师信任教师服务教师,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,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目标”。学校倡导“健康生活,快乐工作”的理念,实施“温暖工程”,通过给教师办集体婚礼,年级组给老师过生日,节日微信红包游戏等形式,营造了和谐温馨的工作场景,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,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。

敬业,乐业,做一名有境界的教师,这是二中教师的共同追求;课堂教学精益求精,课题研究蔚然成风,这是二中教师的工作写照。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多次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,周仰南主任就曾感慨地说:“进到二中,感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