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DF «上一版 下一版»本期共8版(1-2-3-4-5-6-7-8)
李武强 不负神圣一票 情系百姓民生

李武强,绛县古绛镇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主任,绛县第十五、十六、十七届人大代表。作为县城“城中村”的“领头雁”,自2008年当选东关村村委主任以来,他紧紧围绕县委、县政府的城乡建设工作总目标,倾情奉献东关力量;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,他带领东关村民向着失地不失业、个个手捧金饭碗的奋斗目标迈进,用勇担当、善作为的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,用接地气、讲实干的工作作风践行着为民初心。

强基固本

做好服务辖区群众的“贴心人”

原东关村位于县城中心,分十个居民组,共858户、3460口人,作为典型的“城中村”,随着县城建设的不断推进,目前还有1000余亩耕地。2023年,东关村村改社区,成为东关社区居民委员会,服务人口达14500余人。

好的干部队伍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做支撑。面对服务群众数量大幅度的增加,李武强抓牢党建工作,坚强战斗堡垒,把提升社区干部素质、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抓。以前,东关村支村委干部有着40多年周一学习雷打不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村改社区后,李武强把这一优良传统坚持了下来。通过每周一的政治、业务学习,提高了社区干部的理论水平、法制观念、办事能力。另外,他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、美丽乡村建设、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组织专题学习,并要求做到学以致用、知行合一,让群众在“家门口”能办事、办成事、办好事,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。2023年,李武强带领东关社区改造集体商品房建起了200余平米的东关卫生室,方便了附近居民就医;建起了800余平米的日间照料中心,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每月300元的标准就餐,让辖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、亲情化的服务。李武强常说,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的的事,说到底就是千家万户的事,我们一定要把群众琐碎的事情办好,让我们辖区的居民更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因地制宜

做好失地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领路人”

近年来,绛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,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水涨船高,涑水新区、市民广场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用地,仅东关村农民拿出的土地就占到总量的一大半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
失地农民生计问题、长远致富怎么办?为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,李武强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制定出“一户一宅一门店”的产业发展规划。围绕城市发展,由村、组集体牵头建设500间门面房,按成本价分给失地居民,鼓励村民积极开店经商,有25%的村民农转商自己经营,高的每年收入10多万元;还有75%的村民将门面房出租,每间一年也能收入1.2万元至2万元。这样,既解决了全村65%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,也给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50万元。同时,还及时为失地农民办理失地养老保险,每人每月能拿到500余元。对于还有少量耕地的居民,李武强多次带领两委干部和居民代表外出考察种养项目,鼓励群众发展山楂、樱桃、中药材种植,搞养殖、餐饮、食品加工等,实现了家家有事做、户户有收入。

履职尽责

做好反映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“代言人”

作为一个连任三届的老代表,李武强恪守为民之责,站稳群众立场,牢记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庄严承诺,真正做到为人民发声、为人民履职、向人民负责。为更好地听取民意,他一直把联系群众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,并利用接待、走访群众,召开各居民组会议的契机,将群众意见一条条、一款款记录下来。近年来,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李武强提出了许多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意见建议。早些年,文体路建成已久,配套设施却不完善,一直没有安装路灯,给附近居民夜间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,李武强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《关于完善文体路配套设施尽快安装路灯的建议》,得到县住建局的重视和落实;针对厢城街至政府幼儿园路段狭窄,接送孩子高峰期间拥堵严重,李武强提出了《关于修通文体南路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建议》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目前,宽阔笔直的文体南路已经建成通车,为县城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;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,促进他们增收致富,李武强撰写了《关于重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足额及时缴纳的建议》,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,有效保护了广大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。

“作为一名人大代表,我会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在实干中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,真正做到把群众关心的事放在心上,抓在手上,把群众的事办到群众心坎上,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,在平凡岗位上为建设平安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园奉献自己的力量。”谈起履职感受,李武强深有体会。